|
25岁的小王体检时发现尿蛋白2+,尿隐血2+,血压及血肌酐正常,住院做了肾活检穿刺病理诊断为IgA肾病,医生除了给小王开了保肾的药物之外,还给他开了一种降压药。小王很纳闷,血压正常,医生为什么还要让吃降压药呢?
IgA肾病是中国人最常见的慢性肾炎,也是慢性肾功能不全最常见的病因,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蛋白尿、血尿,严重的情况下出现血压的升高及肾功能的异常。肾脏病的治疗核心是减轻蛋白尿、血尿,延缓肾功能恶化的速度。有的患者在疾病的早期阶段非常隐匿,常常体检时才发现,此时血压往往是正常的,但从某些检查结果看肾脏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(医学上称之为肾小球高灌注、高压力、高滤过,简称:三高)。所谓降压药,如: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剂(ACEI)、血管紧张素受体剂(ARB)等,都有降低肾脏高压力的功效,它们可以通过扩张肾小球出球小动脉的作用,显著降低患者的蛋白尿,并且有延缓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作用,使患者获益,延缓肾脏病的进展。
所以,对于一些有蛋白尿的患者,只要血压能够耐受,血肌酐低于3 mg/dl时常规加用ACEI类降压药物,个别对ACEI比较,出现刺激性干咳者可切换成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(ARB)。这两种药物均为肾素-血管紧张素-醛固酮系统(RAAS)阻滞剂,不仅对于肾脏具有作用,对心脏也有作用。
目前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医生将ACEI或ARB这类降压药物作为消蛋白、肾脏的主打药品,它们的作用远远超出降压治疗的范畴。尽管如此,当患者服药后出现头晕、严重乏力等体位性低血压症状;或者肾功能有突然变化;血钾升高、性咳嗽等情况应立即停用ACEI或ARB。如患者血压只有略为偏低,可酌情减量,待血压耐受后再将此类降压药物加至正常剂量。
所以,患有慢性肾炎而血压正常的患者,临床医生让服用RAAS剂类降压药物是有一定道理的,可长远肾脏。当然也需要严密随访,监测血压、血肌酐、血钾的水平,查看有无咽喉部的不适、咳嗽等症状,及时停药及调整用药。 |
|